
位于晉寧縣晉城東5公里的盤龍山上,寺始建于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為蓮峰和尚所建。相傳,蓮峰大師為選址來到盤龍山,見山勢雄偉,地勢寬闊,所選中的寺址,為山間的龍湫,蓮蜂和尚念咒迫使蛟龍搬家,水干涸后動工修建寺宇。寺建后信徒日眾,香火興旺,不久蓮蜂和尚坐化,被尊為'盤龍祖師"。明初祖源和尚相繼擴建寺字,蓋藏經樓、觀音殿,使寺宇初具規模。據《徐霞客游記》記載:"盤龍山蓮峰祖師,名崇照,元至正間以八月十八日涅磐……至今日以此為盤龍會。" 盤龍寺據說是昆明香火最旺的寺院之一,它位于滇池東岸盤龍山,距昆明市區約40公里,距晉寧縣晉城鎮東南3公里,與昆明西山、賓川雞足山同為云南三大佛教圣地之一,1983年公布為昆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盤龍山方圓數十里,主峰巍峨,群山環拱,松濤萬頃,中峰突起,名稱盤龍,寺因山而得名,正是“蜿蜒山不斷,作勢欲盤龍,樹杪藏簫寺,云根隱秀峰”。如今的盤龍寺,樓臺凌空,亭榭比翹,高閣鳴鐘,碑銘林立,其建筑精美,風格變幻,文物薈萃,在全省首屈一指。歷代墨客騷人,在此留下了不少詩詞、書畫、楹聯、橫匾、碑銘等,尤其以明永歷帝、元梁王和徐霞客、擔當、錢南園、袁嘉谷等人的手跡最為珍貴。盤龍寺隱立幽山,欲登此“靈境”,須出“四門”。先出晉城東門,有“南滇靈境”牌坊,此為“入”境之門;經象山書院遺址,則入盤龍山門,此為“山”之門;再過映山湖,盤桓而上,又得穿天門三座,此為“天”之門;過睡佛殿、呂祖亭,則可見盤龍寺門,此為“佛”門,又是“道”門,還是“圣”門。但入四門,人則超凡脫俗,地則渾然仙境,人杰地靈,俱在盤龍。盤龍寺有元代茶花、明代朱砂玉蘭、明代紅梅、清代銀桂,均歷經數百年風霜,依然年年老樹新花,吸引了無數賞花者。每年農歷八月初一,是盤龍寺廟會,城鄉群眾,海內外游客,成千上萬,紛至沓來,人流如潮,蔚為壯觀。
盤龍寺觀廟宇依山勢構建,山門內有一、二、三天門,迎仙橋、唾佛殿、呂祖殿、祖師殿、大雄寶殿、玉皇閣、伽藍殿、藥師殿等20多院,供奉釋、道、儒三教諸神,尤以盤龍祖師殿、藥師殿、觀音殿香火最盛。寺宇四周林木繁茂,以茶花、松柏著名。原有萬松寺,現建高大的觀海樓,登高可遠眺滇池風光。盤龍寺環境極其清幽,每年七月十七日和八月十八日為盤龍廟會,游人眾多,是人們休閑覽勝旅游勝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