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塔海自然保護區位于中甸縣東25公里處,保護區以碧塔海為中心,總面積840平方公里。乘車至雙橋后可騎馬,可騎馬或步行7公里至碧塔海邊。
碧塔海長約3公里,寬約1公里,成因上屬斷層構造湖,氣候屬亞暖帶氣候,植被以長苞冷杉和云杉為主,此地有許多珍禽異獸,主要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黑頸鶴,魚類有被生物學家稱之為"碧塔重唇魚"的屬第四紀冰川時期遺留下來的古生物。
"碧塔"藏語的意思是櫟樹成毯的地方,湖畔四周,蒼松古櫟,遮天敝日,碧塔海被黛色的群山環抱,象一顆鑲在群山中的綠寶石,清晨,湖水幽黑如墨,群峰盡映其中;中午水藍如碧玉,云影波之間,透出無限的清麗,傍晚則水天一色,金黃耀眼。
"湖中之島"是碧塔海富有特色的又一景觀。碧塔海由四周山上流下的絹絹細流匯成,水清如鏡,恬靜安謐。湖中有一孤島。乘船至島上,小島路徑曲幽,芳草襲人,花香鳥語,一片天籟之音,使人想起蓬萊仙島。湖的四周長滿了杉樹和杜鵑,春夏之季,杜鵑花競相開放,如一美麗的花環鑲嵌在島上。當杜鵑花謝附入湖中,湖中的游魚食后醉昏,翻著白肚皮漂浮在水面,游人可不勞而獲。這就是有名的"杜鵑醉魚"奇景。春夏之季,奇花芳草爭奇斗艷,隆冬時節,一片金黃,牛馬羊群,相戲其間,風吹草低,一片藏地風格。
碧塔海的四周都是大原始森林,林中有貝母雞、紅腳雞、白鷴、野牛、馬鹿、彌猴、云豹、猞猁、松鼠等許多動物。

碧塔海位于中甸縣東部,距縣城25公里。藏語稱碧塔海為"碧塔德錯"。"碧塔"意為牛毛毯,"德"為魔,"錯"為海。碧塔海素被稱為高原明珠,湖面海拔3538米,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歷史上曾經是被水淹沒的凹陷地帶,第四紀隨西藏高原強烈抬升形成目前高原面貌。碧塔海湖形好似一只活潑的小鹿,湖中有一長滿樹木的小島。
相傳天女梳妝時不小心掉了鏡子,鏡子破碎形成了許多高原湖泊,碧塔海就是其中的一塊鑲有綠寶石的最美的鏡片。另傳說這便是格薩爾王傳中所提及的"毒湖",湖中小島是嶺地英雄格薩爾王鎮壓魔鬼的地方。此外,姜嶺大戰至碧塔海,因冰天雪地,湖光朦朧,嶺國的騎士們追敵誤入湖中而被淹沒,轉敗為勝的姜國認為這是碧塔山神護佑的結果,便在小山上建造了廟宇。
碧塔海因沒有任何污染,魚類資源保存得較為完整,其中有一種中國生物學家命名的“碧塔重唇魚“,竟有三個嘴唇!它是第四紀冰川時期留下來的物種,距今已有250萬年的歷史了。此外,每年的6~7月份,人們在碧塔海還可看到一種獨特的景觀"杜鵑醉魚",這是因為杜鵑花葉含有微毒,落到水面上后,被游魚吞食,就使魚如同醉了一般漂浮在水面上。形成碧塔海特有的奇觀。另據說林中的老熊也會趁月色來撈食昏醉之魚。著名作家馮牧曾描寫了這種景象,從此碧塔海"杜鵑醉魚"的景觀就揚名于世。
碧塔海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圣水",她所以神圣,皆緣于這里的山水風光神奇宏偉的自然顯現了藏傳佛教中的"吉祥八寶"和眾生頌揚佛經的景象。藏傳佛教"吉祥八寶"按寶瓶狀吉祥八瑞圖,分別為寶瓶、妙蓮、法輪、金魚、吉祥結、寶傘、勝利幢和右旋白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