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城”并不是用石頭壘砌的城堡,而是建立在一塊巨大石頭上的村寨。據史書記載,寶山石頭城建于元代初年(公元1277-1294年),是當時云南行中書省麗江路宣撫司所轄的七州之一——寶山州治所,納西語叫“刺伯魯盤塢”,意為“寶山白石寨”。納西族先民大約在五六世紀南北朝間遷徙到這里,那時寶山州內山脈縱橫,河谷深切,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千余年來百余戶人家生活在海拔2326米的這塊巨石上,階石、柱石、房檐石、石床、石枕、石灶達千年之久,石頭城里有很多富有民族特色的節日和民俗如:三朵節、三月節、考克補、納西跳至今一直流傳著,別樣的石頭城顯得那么古樸而又原始,散發著金沙江峽谷文化的獨特魅力,讓每一位踏城者無不對這座巨大的民族雕刻作品的每一個細節,都滿懷著好奇,而又讓你留念往返,并帶著驚嘆的心理離開峽谷。石頭城位于麗江古城的北部,金沙江虎跳峽的華彩地段,距麗江古城以北約120公里處,是納西族居住較早的地區之一。1993年,寶山石頭城
←石頭城很小,但在藝術家的眼中,是一件碩大無比的巨石雕刻作品。勤勞的納西族同胞用智慧和汗水,用日月和歷史雕塑出了自己剛毅的藝術化形象和淳樸的生活。

↑江邊有一塊約莫半平方公里的巨大石頭,它三面是懸崖峭壁,只有一面石坡斜入金沙江。石頭城就筑在這塊大石頭上。

↓古代納西族先民選擇了它獨特的地理優勢,依山傍水,在峽谷的陡峭山坡上,戰略地勢險要,當眼看上去有一夫當關萬夫沒莫開的架勢。從路邊的山梁上放眼望去看寶山石頭城,它全然是一個巨大的石頭聳立于金沙江中,雄峙四周,東面是滾滾的金沙江,北方是雄險的太子關,西邊是逶迤的牦牛嶺,南側是巖石渡絕壁,一幅絕妙的美景。

↓布局嚴謹的“城”有三橫五縱的街巷交通設置,使整座城四通八達,巷道通幽戶戶連接。一切進出物資都是依靠肩背馬馱來與外界溝通聯系。

↑石頭城西門進出口

←開心的石頭城后裔,騎在先人建造的堡壘墻上。如今的堡壘地已經成為石頭城孩童以及“城”民們的玩池舞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