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下關太和村繼續北行6公里許,就到了大理古城。這里古稱陽苴咩城,曾經是南詔王異牟尋遷都后的都城,也是大理國的古城。城西蒼山中和峰麓的三月街場上,又有一塊大石碑《元世祖平云南碑》。
公元1253年,元蒙哥命其弟忽必烈率領10萬大軍,從寧夏出發,經甘肅,入四川,分兵三路進攻大理。其間曾用皮筏渡過了天險金沙江,這就是昆明大觀樓長聯所指的“元跨革囊”。征服云南之后,忽必烈又以云南作根據地,揮戈東向,一舉滅了南宋政權,完成了統一祖國的大業。《元世祖平云南碑》就是元軍攻占大理之后豎立的。這是云南歷史上劃時代的一塊記功碑。
這塊碑高4.44米,寬1.65米,由兩塊青石相接而成,碑座為一石碉赑屃。碑文是“翰林院臣”程文海撰,其文吃辭典雅,氣勢磅礴,詳細敘述元世祖的彪炳武功和盛贊其“止殺令”的招撫策略。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長勝可汗形象躍然石碑之上。 在大理市中和鎮西三月街址旁。碑高4.44米,寬1.65米, 由上下兩石相接而成,立于石龜座上。碑額正書“世祖皇帝平云南碑”,署名“翰林院臣程文海撰書”,元大德十年(1306年)平章政事也速答兒建言立碑。碑文楷書,共1023字。主要敘述忽必烈于蒙古蒙哥漢二年(1252年)率軍遠征云南,四年滅大理國政權及后建云南行省的史實,是研究元史的重要文物。1985年修繕并建碑亭、圍墻保護。1965年公布為云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