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四季常青/那里鳥語花香/那里沒有痛苦/那里沒有憂傷/傳說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那里就是夢中的香格里拉。
每個人都想來看看香格里拉,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在每個人心中所代表的,只是一種向往,找到了這份持久的向往,是不是就算找到了真正的香格里拉?
一般人來云南,都說不能不去麗江和大理,更不能不去那里。麗江的浪漫可以透過眼睛和心靈,而香格里拉的浪漫則是直擊靈魂深處的。麗江的時光柔軟,有情有調,你一進來就要做好被它撫慰的準備,而香格里拉的古城,那是會讓人迷失的,置身其中,不知怎么就沒有方向了,心理上和地理上的方向———
獨克宗:月光之城
香格里拉古城的初始叫法是“獨克宗”,位于香格里拉縣東南邊。唐儀鳳、調露年間(公元676-679年),土蕃在這里的大龜山頂設立寨堡,名“獨克宗”,藏語的發(fā)音包含了兩層意思,一為“建在石頭上的城堡”,另一為“月光城”。后來的古城就是環(huán)繞山頂上的寨堡建成的。與此呼應的是在奶子河邊的一座山頂上建立的“尼旺宗”,意為“日光城”,其寨堡已經(jīng)沒有了,原址上是一座白塔。
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獨克宗曾是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也是如今中國藏區(qū)藏式民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古城的布局,不像普通鎮(zhèn)子那樣密集。它寬容,空曠,是一種想像中的邊城的自由。如果爬到山上,就可以一覽古城全景。
據(jù)說獨克宗古城,是按照佛經(jīng)中的香巴拉理想國建成的。
在藏文資料中,香巴拉是一個隱藏在雪山中的神秘王國,國中居民不執(zhí)、不迷、無欲,歷代神圣國王,為未來的世界保存了良知與文明的有生力量。
但香巴拉不是普通人可以隨意抵達的,要想進入香巴拉,行者須作精神修行。一旦進入香巴拉,就可以看到四周有雙重雪山圍繞,如同八瓣蓮花。香巴拉居民富足和樂,喜歡遵循智慧而生活。
古城依山勢而建,路面起伏不平,那是一些歲月久遠的舊石頭就著自然地勢鋪成的,至今,石板路上還留著深深的馬蹄印,那是當年的馬幫給時間留下的信物了。慢慢地從接近于喧囂的街頭走進去,兩邊的房子陳舊起來,行人寥落起來。高原上,下午四點的太陽仍然強烈,這太陽有孤獨的味道,似乎只是單單為獨克宗而照耀。在拐角的陰影里,三兩的藏民雕塑般坐著;負著背簍的女人從街的另一端走來……如果用電影語言來表達,可以把這個背簍的藏女迭化成古代的藏女,時間與空間改變了,獨克宗回到了它的榮耀的日子:吐蕃王朝的城堡,明代木氏土司的要塞,茶馬古道上的大驛站,成群結隊馬幫的吆喝,叮當作響的打鐵店,嘈雜的街頭洋溢著羊膻與酥油茶的濃烈氣味……

獨克宗古城的石板街就仿佛是一首從一千多年前唱過來的悠長謠曲,接著又要往無限歲月中唱過去。滇藏茶馬古道的線路從云南普洱經(jīng)大理、麗江、中甸(香格里拉)、德欽、察隅、左貢、拉薩、亞東、日喀則、柏林山口,分別到緬甸、尼泊爾、印度。沿途經(jīng)過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拉薩河、雅魯藏布江,還要翻越5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馬幫的一個來回,往往要一年的時間。對于穿越茶馬古道的馬幫來說,獨克宗古城,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zhèn),也是馬幫進藏后的第一站,這算是相當舒服的一段路。
到了這里,石板街上的馬蹄子是放松的,人也是放松的,馬幫們可以住進藏人溫暖的木板房里,把馬關進牛棚,喝上一碗噴香熱乎的酥油茶,還可以和自己看上的女人嬉笑怒罵。
傍晚,陽光充足而不耀眼,天空藍,就只是藍,徹徹底底的藍。古城就在眼前,很突兀的立著,與這樣的陽光,這樣的天空似乎完全脫離開來。巷子兩旁是很典型的藏族民居, 高大的白墻,成排的木窗……讓人覺得自己來的沒有任何緣由,一切顯得那么唐突,那么地措手不及。都說月光城是個很容易讓人迷失的地方,有時候尚未入城,便已迷失……



與麗江相比,獨克宗缺少雪山清水的滋潤,也沒有那樣多江南一樣搖曳的花草。獨克宗是泥土與石頭,它接近于一座被夯實的高原小城的本色。古城里的人,表情總是寧靜祥和,偶爾也有僧人走過。在長長的巷子里,除了日光的影子,有時候空無一人。獨克宗,仍然保持著自己的一份獨立,一份骨子里的蒼涼。

晚飯過后,互不相識的人們聚在古城中心,圍成一個大圈跳起了歡快的鍋莊,里三層外三層,手舞足蹈,煞是熱鬧。

舞罷登上古城那座小山,一座足有三層樓高、號稱全球最大的轉經(jīng)輪,在夜幕下被燈光照射得通體金黃,莊嚴而華麗,人們一撥又一撥虔誠地加入合力順時針推動轉經(jīng)輪的祈福隊伍,很是壯觀。

酒吧的柔軟時光
2001年,獨克宗古城被批準為云南省歷史文化名城。如今,古城仍在開發(fā)中。在古城里游走,除了兩邊的店鋪,還有許多家裝潢別致的酒巴或客棧。入口處有點吵,越往里走,越是清靜。
在榛子酒吧,高原陽光透過玻璃窗,心情馬上如天氣般明朗。藏族的房子由于主要靠火爐取暖,窗子開得很小。榛子酒吧的格子窗一個挨一個的,在古城顯得有點特別。榛子夫婦是西安人,前年旅游到古城,迷上了,就不大想走了。在這里,人和狗都那么懶散,一起曬著太陽,感受時間流淌的痕跡,感覺非常地滿足。

另一個值得推薦的是牛棚酒吧,房子是扎扎實實的藏人牛棚。古城藏人的住宅一般是兩層樓,上層高下層低的格局,上層是人居,下層是牛棚。那時候生活里還沒有什么化學的用品,每天的生活垃圾都從預留的小洞掃下,直接就到了一樓牛棚里,牛踩一踩就成了肥料。藏人去山上背來栗刺葉,用葉子的幽香壓下牛棚泛上來的氣味。所以,牛棚與藏族民居文化和民族動物文化等有著及其密切的聯(lián)系。
我想知道的是,不知需要開發(fā)多少時間,才能夠停止開發(fā)?開發(fā)的終極目標,是否要獨克宗變得像麗江那樣的繁華而商業(yè)?
古城的夜降臨了,悠悠的音樂響起了。有人醉酒,有人歡笑,有人私語,有人發(fā)呆。即使你是一個人來,也不會孤獨。因為,在這樣寧靜的夜晚,你終于可以找到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