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曼飛龍佛塔在景洪縣大勐龍一個叫作曼飛龍寨子的后面的山頂上,距自治州首府允景洪70公里,距大勐龍3公里,是西雙版納著名的佛塔群,有人把它叫作“筍塔”,這是形容群塔像春筍一樣拔地而起。還有人因其潔白,喚作“白塔”。

曼飛龍佛塔由主塔和八座小塔組合而成,宛如一叢春筍破土而出,故傣語稱為“塔糯”(筍塔),是一座金剛寶座式的群塔。已于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曼飛龍群塔屬磚石結構,塔基為一圓形的須彌座,周長42.6米,在塔基上面建有由大小9座塔組成的塔群。主塔的基座直徑3.9米,高12.9米,圍繞主塔的8座小塔高9.1米,為多層圓形盒狀體疊壓而成的塔身,層與層之間有環形仰蓮浮雕。塔剎是喇叭形的蓮瓣立雕。每座小塔的塔座都有一個屋脊外延的佛龕,里面安放著一尊佛像,內壁則排列著整齊的佛像浮雕。佛龕正脊和垂脊上均飾有龍、鳳、孔雀等陶塑,佛龕卷門沿面有花草、卷云紋飾。剎桿上裝置著上下串連的華蓋和風鐸,微風拂來,叮鐺作響,悠遠肅穆。據傣文經典記載,曼飛龍塔始建于傣歷565年(公元1204年),相傳是由三個印度僧人設計,又由勐龍頭人和高僧祜巴南批等人主持建造的。在西雙版納地區,曼龍飛塔是一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雄偉的宗教建筑。不但在國內信仰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各族人民群眾中有很大的影響,而且在緬甸、老撾、泰國的小乘佛教的信徒中也產生深遠的影響,每年均有成百上千的信徒不遠千里前來朝拜,虔誠地敬獻上自己心愛的禮物,表達對佛祖的祟拜和敬仰。
據說,曼飛龍佛塔最初建于傣歷565年(1204年),距今已是778年。它的設計、建造、典禮等資料,貝葉經上都有記載。近幾年,政府撥款將群塔修飾一新。每年潑水節期間,曼飛龍寨子的傣族群眾,還要在塔前舉行歡慶儀式,男女老少都圍塔跳“依拉賀”,追逐潑水,歡度傣歷新年。
來西雙版納,你千萬別忘了參觀曼飛龍佛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