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山旅游景區位于麗江壩西南的文筆山,土語稱之為"撫魯納",意為"黑銀石山",海拔4350米,與北向玉龍雪山遙相呼應,各領風騷。文筆山形如一支巨筆直指云霄,挺拔俊秀,故名。文筆山腳依傍文筆海,宛如一池蕩漾碧墨,山中有水,水中映山,"筆"與"墨"渾然一體,相得益 彰。
文筆山景區由十二個景點組成,以文峰寺為主要代表。文峰寺座落于文筆山腹地,始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西藏噶瑪噶舉(白教)四寶法王到麗江,要求知府官學宣倡建廟宇,歷時五年修成。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大殿,藏名稱"桑納迦桌林"。意為"秘密宗教圣地及樂天福地的喇嘛寺"。后改名文峰寺至今。歷史上興旺時期曾有公房五大院,僧房二十四院,僧侶多至數百人。
文峰寺是中國滇西北噶瑪噶舉派十三大藏傳佛教寺院的最高學府,凡要取得"都巴"學位的喇嘛,必須在離寺不遠的靜坐堂日夜靜坐三年三月三日三時三刻,才有資格主持法事。文峰寺不僅在滇、川、藏地區頗具盛名,而且在印度、尼泊爾、緬甸等國家的佛教界中也有一定影響。
1956年,佛祖釋迦牟尼的舍利(佛牙),從緬甸接回家中國,8月8日,文峰寺迎來佛祖舍利,舉行了盛況空前的迎佛牙大典,成為佛教史上一件重要事件,更使文峰寺披上了光輝的宗教色彩。
1986年10月19日,十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大師來到文峰寺為文峰寺提寫藏文寺名"法雨林",并向寺內贈予《上師本尊諸菩薩畫像》11幅及大師肖像,作為寺院寶物珍藏。
1999年文峰寺被列為"99世博會"對外開放景點,同年,麗江文筆山旅游開發公司開始投資進行保護恢復以及旅游基礎配套設施建設,使文峰寺重新放射出藏傳佛教圣地及旅游勝地的異彩。
文筆山旅游景區是麗江傳統的宗教勝地和觀光度假景區,這里不僅以神秘的藏傳佛教展示出麗江多元文化的神奇魅力,而且以其超凡卓絕的自然景觀吸引著世人。它不但擁有名剎,靈洞,靜坐堂,神泉,圣石,桑納迦湖等宗教旅游景點;還保持了天然良好的古樸地貌與森林植被,是現代旅游觀光的勝地。 |